学习劳模立标杆,争创一流作先锋
—记鞍山师范学院刘兵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工作背景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引领示范作用的新平台。多年来,刘兵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鞍山师范学院党委和工会的带领下,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引导下,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弘扬劳模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团队建设、服务社会等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刘兵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由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鞍山市劳动模范、鞍山市首批突出贡献专家、鞍山市模范教师、鞍山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辽宁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和鞍山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数学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刘兵教授领衔。数学学科是鞍山师范学院的重点建设学科,生物数学从2001年起是本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刘兵教授带领学科成员成立了生物数学团队,在此基础上,2015年成立刘兵劳模创新工作室,最初,工作室成员以学院生物数学团队成员为主,近三年,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应用统计方向的青年模范教师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开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目前共有14名中青年教师,其中9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被聘为博士生导师,5人被聘为为硕士生导师,已经逐步发展为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刘兵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先后获批鞍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鞍山市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二、主要做法
1.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工作室全体成员对党始终心怀感恩、心怀敬仰,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魂。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省、市各项具体安排,注重发挥职业优势,系统掌握关于高等教育的各项法规政策,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以及在各自岗位上的履职能力。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根本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工作室坚持数学、生态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问题驱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已形成三个特色研究方向:
特色研究一: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本方向开展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有害生物控制、密码学、工程系统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助力数字辽宁,推进“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进行智能决策,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特色研究二: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研究
本方向以大数据应用为背景,充分发挥数据效用,在社交网络、金融、医疗、教育、水下探测等领域开展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数据分析、目标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充分利用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与符号表示的知识图谱之间相互补充和促进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智能决策,有效促进社会各行业结合互联网的良性发展。
特色研究三:复杂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应用研究
本方向以复杂疾病多组学数据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究不同组学分子间生化反应活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后的差异性变化,研制多组学生物网络构建算法并探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从而为复杂疾病致病机理的全方位、系统性研究提供帮助,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靶向研究目标。
工作室注重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三个特色方向均从实际问题出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数学、生态学、密码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服务社会发展:以问题为驱动,创新发展相应的理论、算法和数值分析技巧;将理论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影响实际问题的关键因素,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将所得结果应用于实际的数据分析中,预测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为实际问题提供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大力提高控制和应用效果。
4.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室以刘兵劳模精神为核心,发挥身边先进典型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优秀教职工的先进事迹和成长感悟教育全院师生。近年来,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核心,辐射形成了以工作室成员为带头的“博士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远方扶困助学教师工作坊”等,较好地推动了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技能培养、数学竞赛、数学专业基础培养、数学建模竞赛、教师综合素质培养。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研讨会”“课题交流班”等,一批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省教育厅项目、鞍山市社科联项目、校级科研立项等;教师不断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学子们更是全面开花,各项荣誉和成绩纷至沓来,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高水平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实践活动中获得百余项省级以上奖项。
5.不忘初心担使命,立德树人当先锋。工作室成员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参加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结对子“帮扶学困生”、进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6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学生家庭走访以及电话访谈,全员深度参与学生学业预警帮扶和优良学风建设。“我是劳模我先上”“我随时听从组织安排,保证为大家服务好”“我时刻待命”“我等候调派”……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高校教职工的责任与担当。
三、取得成效多年来,工作室始终保持同心同德,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这得益于刘兵教授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也得益于团队成员甘于奉献的独特品质。
近3年,在刘兵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下,很多成员从成立之初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科研英才,更涌现出一批专业技能扎实、敢打硬仗的教学科研骨干。近三年,成员中有3名教师晋升教授,2名青年教师走出去,攻读博士学位;4名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各1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论文40余篇,CSSC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数学教育类论文10余篇,其中1篇文章被人大转载;申请专利两项;团队成员主讲的《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刘兵劳模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鞍山市突出贡献专家、鞍山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和2019年度鞍山师范学院“最美教师”;刘双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康宝林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被评为校优秀教师;黄鑫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同时获荣获鞍山青年五四奖章和鞍山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鞍山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李诗被评为鞍山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鞍山市刘敬娜等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李诗、张春月等一批青年教师在教师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
从“一人之力”变为“众人之力”,从“一人之智”变成“众人之智”,刘兵从基层一线到学院管理者,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本色,矢志不渝地为学院发展而默默坚守着奉献着,用她的劳模精神示范引领着一大批先锋模范为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拼搏奋斗!